9000亿砸水里,听上去像段子。
可腾讯真就把这天文数字,折腾成了一场闷声发大财的“静音剧”。
二季度收益35.33亿,全年折算160亿上下,投资回报率1.7%,比我家小区理财群摇号还拉胯。
段永平一拍大腿,直言不讳地说,这还不如分红来得实在。
那画面像极了老家亲戚看我年会抽奖,抽了一圈,结果啥都没捞着,气得直抖腿。
这个局面,真没谁能预料。
想当年,腾讯投谁谁上市,朋友圈里一阵吹,仿佛互联网的财神爷,点谁谁发财。
美团、京东、拼多多,这些名字当年提起来,个个都能让人吹三天。
可一晃眼,风向变了。
股市像过山车,监管像天气,说变就变。
腾讯那9000亿,现在更多像一摊难啃的冷面,搅来搅去,味道不咋地,还下不去口。
段永平的“灵魂拷问”其实挺有画面感。
你想啊,钱摆在手里,自己投不香?
非得拉着一堆公司做亲戚,最后亲戚都穷了,自己也跟着喝西北风。
投资这事,说白了,跟踢球一样,进了球才有分,光会倒脚没用。
腾讯一直搞“资本朋友圈”,撒网撒得大,结果回锅肉没捞着,锅底还糊了一圈。
腾讯二季度业绩明明不错,财报却像魔术师变戏法,部分利润打包转到下半年。
财务操作玩得溜,市场却看得一头雾水。
你要说是稳健,也行;要说是“藏私房钱”,也没人拦着。
只不过,这种“平滑利润”的操作,像极了球场上突然来个假动作,骗得对手一愣,观众也懵圈,热闹归热闹,真刀真枪的分数却没长。
你细琢磨腾讯的投资逻辑,多少有点老北京胡同串子的味道。
谁红投谁,谁牛搭谁,朋友圈硬是凑成了一个“互联网合伙人大会”。
但别看当年风光,如今回头看看,谁的照片还没蒙一层灰?
美团的股价、拼多多的起伏、B站的哑火,腾讯的钱就像被塞进了大号存钱罐,摇半天才掉出俩钢镚。
投资广撒网这件事,腾讯不是第一个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放眼看去,阿里、京东、字节,各家都玩过。
可今年资本市场的风一冷,谁还敢轻易下场?
互联网大厂们都像夜里开着远光灯的司机,前路不明,只能咬牙慢慢蹭。
腾讯的9000亿,倒像极了爸妈的养老钱,既想保本,又想高收益,结果两头不讨好,投资群里一顿哄笑,气氛一度尴尬。
说回数据。
9000亿本金,160亿年收益,1.7%的回报,连定期理财都不如。
你说普通投资人能不闹心吗?
段永平站出来发言,背后是亿万股东的无声抗议。
腾讯的财务操作,也许能糊弄一时,却糊弄不了每季度盯盘的股东。
成年人世界没有圣诞老人,只有每个季度逼着自己数钱的焦虑。
腾讯的困局,其实就是中国互联网大厂集体的尴尬。
流量红利吃完,监管下场,资本市场冷得像冰窖。
过去靠撒钱、靠风口、靠朋友圈,现在全都不灵了。
谁还记得当年体育圈那些“金元时代”的大手笔?
球员动辄天价合同,俱乐部豪掷千金,最后不少都成了笑谈。
腾讯的投资神话,走到今天,多少有点“昨日黄花”的味道。
大厂们收缩战线,专注主业、裁员、降本增效,说白了都是为了活下去。
腾讯还想两头吃肉,左手游戏,右手投资,结果成了两头空。
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像球场上想抢断又不敢下脚,最后被对手一路带球破门,观众席上的吐槽声直接拉满。
说到这儿,忍不住想拉大家一起参与:你手里要是有9000亿,会怎么花?
继续下注,还是直接分红走人?
别光在评论区看热闹,咱也参与参与,给老马出出主意。
毕竟理财不易,成年人都不容易,别让腾讯一个人独自纠结。
下一个资本风口还会来吗?
也许谁都说不准。
反正,钱还在,梦就还得做,谁知道哪天又能翻盘?
搜索引擎里,腾讯投资、段永平、投资回报率、互联网大厂、理财焦虑这些关键词,热度一直没下去。
大家都想知道,腾讯的9000亿还能不能带来奇迹。
你说呢?
股票配资哪个平台是正规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